市面上玲瑯滿目的益菌類產品,品名一個比一個看起來厲害,你是不是也常搞不懂它們的成分及功能之間的差別呢?其實大部分的益菌產品還是以益生菌、乳酸菌為主。

此外,搜尋時常一同出現的還有酵素類產品,不過酵素和益生菌功能的差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,我們下回再來討論。今天先就「益生菌、乳酸菌」兩種類型的產品來做分析吧!

益生菌和乳酸菌是同一種東西嗎?

乳酸菌是什麼?

乳酸菌是指能夠代謝糖類、並產生50%以上乳酸之細菌,都稱之為乳酸菌,具有這些功能的細菌包括了:乳酸桿菌(Lactobacillus)、鍵球菌(Streptococcus)、念球菌(Leuconostoc)等。

乳酸菌本身是討厭空氣,雖然有氧環境也不會死亡,只是更喜歡無氧的地方,所以乳酸菌產品大多都用密閉發酵的方式培養。乳酸菌的來源有動物性、也有植物性的,用來發酵乳酸菌的培養基亦有葷素之分,詳情可以參考這篇《我吃素可以吃乳酸菌嗎?一次搞清楚乳酸菌的葷素問題!》喔!

益生菌是什麼?

如果說「乳酸菌」是一群學生,那「益生菌」就是那其中少數的資優生!益生菌是指經過實驗證實,具有功效、對宿主有益處的菌種,所以大部分的益生菌都還是屬於乳酸菌的一種。

益生菌是乳酸菌裡的資優生

大部分的益生菌都可以調整細菌叢生態、順暢保健。至於購買的益生菌還有什麼其他功能,不妨翻到包裝後面的成分一覽,再上網搜尋該菌的名稱會更清楚(同時也可以注意購買的益生菌產品,有沒有詳細標示出成分喔!)

Veggie Care純素植物乳桿菌有清楚的益生菌名稱標示

總結來說,益生菌和乳酸菌最大的差別,就是在「是否經證實對宿主有益」喔!

3步驟教你挑出好益生菌

第一步:菌數真的越多越好?

台灣製造益生菌的技術成熟、門檻不高,只要找到適合的代工廠,選擇配好的「益生菌套餐」、再加上設計好的外包裝即可。因此為了要在一片紅海的益生菌市場做出成績,許多產品開始比較「菌數」。

市面上許多益生菌開始500億、1000億菌起跳,但其實裡面「真正有益處的益生菌」可能都不到5%,其他可能都是一些無效的小菌、甚至可能是已經被歐盟禁用、台灣「限制使用」的腸球菌

菌數挑選Tips:日常消化保健挑選100億以上「有效益生菌」的產品即可,過多無益

第二步:挑選有名有姓的菌株更放心

你知道菌株也是有身分證的嗎?市面上常看到的LP33、LP28、LA1063,結尾的33、28、1063就是菌株代碼。有代碼的菌株,代表經過實驗證實是安全的,才會被用代碼紀錄,因此食用上更為安全、有效。

菌株挑選Tips:選擇有菌株代碼的產品、原料產地建議選擇益生菌技術成熟的台灣、日本為佳,與更適合亞洲人體質。

步驟三:無添加人工甘味劑、防腐劑等你不需要的東西最好

一顆益生菌膠囊或一包益生菌粉末就這麼小,如果還塞了人工甘味劑,只為了讓讓它「吃起來不那麼像健康食品」,那還剩多少空間裝益生菌呢?

許多家長可能會擔心小朋友不愛吃味道不好的益生菌,但吃健康食品的重點還是要回歸到有效,與其吃「好吃的益生菌」,不如先吃貨真價實的益生菌、再獎勵小朋友吃好吃的小點心吧!

最後,如果你是茹素的朋友一定要注意,基本上市面上的益生菌產品都是奶素,如何找到純素的益生菌,可以參考《我吃素可以吃乳酸菌嗎?一次搞清楚乳酸菌的葷素問題!》,希望大家都能找到理想中的益生菌!


延伸閱讀

【益生菌小學堂系列第3彈】

【益生菌小學堂系列第5彈】